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acupuncture

2009/11/25



來自 London 的一家球鞋店, 竟然叫做 acupuncture !

好神奇!

http://www.acupuncturefootwear.com.hk/index.asp

acupuncture 品牌是在 1993 年由創辦人 PHILIP 及其友人在倫敦 SOHO 後街小巷裡開設一間售賣懷舊衣飾及運動鞋的細小店舖開始。在 PHILIP 全面接管店舖後,便以玩票性質設計及生產揉合七十年代球鞋款式的鞋履在店舖裡銷售,甫一推出便在日本及英國賣出了 5,000 雙 ...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News: Swine-flu bribe fever!


原始新聞連結

U.N.'s H1N1 scientists linked to companies making vaccine
Posted: December 07, 2009
9:53 pm Eastern

By Chelsea Schilling
© 2009 WorldNetDail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cientists are suspected of accepting secret bribes from vaccine manufacturers to influence the U.N. organization's H1N1 pandemic declaration, according to Danish and Swedish newspapers.

Meanwhile, pharmaceutical profits from swine-flu-related drugs have soared – with earnings between $10 billion and $15 billion in 2009, investment bank JPMorgan estimates.

As WND reported, WHO Director General Margaret Chan initially raised the influenza pandemic alert to its second-highest level in May – but evidence reveals the agency may have made it easier to classify the flu outbreak as a pandemic by changing its definition to omit "enormous numbers of deaths and illness" just prior to making its declaration.

The world was gripped with fears of swine flu as the alert increased from Phase 5 to Phase 6, the highest level. Immediatel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egan working to develop vaccines, and countries tailored their responses to address the situation.

Shots frighten you? Be sure to get "SCARY MEDICINE: Exposing the dark side of vaccines"

Danish newspaper Information reported that when Chan raised the level of pandemic alert on June 11, the declaration meant substantial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 especially since many countries have contracts with major drug companies and are required to purchase vaccines in the event of a pandemic. Swedish newspaper Svenska Dagbladet echoed Information's report.

"Many of the apparently impartial researchers the WHO uses, however, are paid by the companies that produce vaccines," states a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Information article, "Strong lobbying behind WHO resolution on mass vaccination."

One expert in a WHO H1N1 advisory group, Dr. Albert Osterhaus, has been subject to a Dutch government investigation. The government convened a crisis meeting after an article in Science magazine indicated that Osterhaus has financial interests in sever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Osterhaus, known as "Dr. Flu," is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virology at the Erasmus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Rotterdam. According to a European Commission Research website, Osterhaus is co-founder of two biotech companies and promotes vaccines as solutions for pandemics.

Another expert who advises WHO on vaccines, Dr. Frederick Hayden, is described as a flu-research coordinator from the Wellcome Trust in Londo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Hayden also serves as a "paid adviser" fo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Roche, RW Johnson, SmithKline Beecham and Glaxo Wellcome.

WHO expert Dr. Arnold Monto is also purportedly a paid consultant for MedImmune (a company that produces nasal flu vaccine), Glaxo Wellcome and ViroPharma. However, WHO's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never divulged those ti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newspaper also states that numerou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maintain an active presence during WHO advisory group meetings, with representatives listed as "observers."

Professor Tom Jefferson, epidemiologist at the Cochrane Center in Rome, told Information he believes the researchers' dual roles are problematic, and he noted the WHO's emphasis on drugs rather than proper hygiene habits.

"The WHO's latest recommendation on the control of pandemic influenza has frequent washing of hands mentioned twice," he said. "Vaccines and antivirals are, however, mentioned 24 and 18 times. Why would an international public-health agency focus on much more expensive interventions, such as vaccines and medication, when it is not proven that they work?"

Jefferson said washing one's hands is the only proven method of flu prevention.

Wolf Dieter Ludwig, head of the drug commission of the German Medical Association, told Der Spiegel he has no doub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have been seeking to capitalize off what he called a "nonexistent threat."

WHO spokesman Gregory Hartl told Information it's natural to allow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participate in WHO meetings.

"Everybody has something to contribute in this process – industr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professional players – so we can gather all information," he said. "They cannot vote. They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outcome, and they can only speak when they are asked. We make vaccine recommendations, so we need knowledge about what is required to produce a vaccine. Only the manufacturers have that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WHO does not publicize information about advisers' financial ties to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ll staff must sign the declaration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so we are clear about their background," Hartl said. "But again, Frederick Hayden is the best influenza virologist in the world, so if you want to know how influenza behaves, you ask Fred Hayden."

Asked why WHO doesn't publish the advisers' financial ties to drug companies, he replied, "I'm not sure why we didn't publish it. I can't answer that. … It is possible that we will look at a code of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but I cannot promise anything."

He continued, "WHO has a system that guarantees independence. … We do not let anything or anyone influence us."



Louise Voller, journalist at the Danish daily and co-author of the report, told Russia Today, "The biggest problem seems to be that we don't know enough. There's not enough transparency on financial disclosure on the expert groups used by WHO. ... Scientists who appear to be independent are also hired consultants working for the sam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ho produce the vaccines. This is clearly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taken care of."

Voller said she does not expect that the WHO will publish the financial disclosures on its experts unless public pressure is put on the organization.

Asked whether any solid investigations are being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allegations, she replied, "Not currently. I don't think so. ... [I]t has to be public what is going on in these meetings and what is going on in these expert groups. Who are the people working for WHO? And who else are they working for?"

According to Voice of America, Keiji Fakuda, WHO director general on pandemic influenza, refuted claims that WHO is in collusion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e also noted that 150 million doses of H1N1 vaccine have been distributed in 40 countries.

Meanwhile, WHO reports the global H1N1 death toll at 8,768 as of Dec. 4.

According to estimates from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tween 2,500 and 6,100 Americans died from swine flu between April and Oct. 17 this year.

However, the CDC also reports that during a typical U.S. winter, normal seasonal flu strains result in an average of 200,000 hospitalizations and 36,000 American deaths – roughly 10 times the current swine-flu death rate.

Leading epidemiologists are now predicting the pandemic may rank as the mildest on record.

Tuesday, December 01, 2009

News: Taiwan and China



Taiwan and China

By PHILIP BOWRING
Published: October 6, 2009

HONG KONG - Taiwan’s position as a de facto independent state seems to be morphing very slowly toward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status of Hong Kong. The process is not irreversible but the sentiments of those of mainland origin in the governing Nationalist Party, along with the self-interest of business groups and a widespread sense of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re all pushing the island toward accommodation with Beijing.

The trend could mean an erosion in the support Taiwan gets, albeit erratic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he most striking evidence of a desire to please Beijing — at the expense of the liberal values which have gained Taiwan much praise in recent years — was the denial of entry to the exiled Uighur leader Rebiya Kadeer. This was done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interest,” apparently linked to the finalization, expected soon, of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cross-strait financial links.

For sure, the memorandum would be a major advance, enabling banks in particular to escape the confines of Taiwan, with its low growth and surplus savings, for the fast-growing mainland. And it would bring more mainland capital to local stocks and property. But the government of President Ma Ying-jeou may have forgotten that Taiwan’s national interest as an independent state, albeit one that may one day merge with the mainland, sometimes requires sacrifices. The degree of autonomy that Rebiya Kadeer has been seeking for Uighurs is a fraction of that enjoyed by Taiwan or even Hong Kong.

There is real benefit in increasing cross-straits financial links. Banks have much to gain by being able to service clients in Taiwan with business on the mainland. Cross-straits links may attract service industries to Taiwan that would otherwise go to Hong Kong. Mainland tourism is also an unqualified plus.

But Taiwan seems to be talking itself into believing that it is even more dependent on the mainland than need be the case. The island would be a more attractive place for foreign business if it removed the many restrictions that exist to protect local businesses, or stem simply from bureaucracy and outdated rules. Tax issues also tend to keep business offshore while not preventing a huge outflow of capital. The Ma government has made progress on these issues, but they get scant attention compared to cross-straits ones.

It is easy to blame a lackluster economy on being unable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mainland. But in reality, Taiwan is a mature economy with minimal growth in its work force. Like Japan, its problems lie with an inefficient domestic services sector, not with an inventive export-manufacturing one.

Dependence on China is often overstated. While 40 percent of Taiwan’s exports go there, more than half are components for globally traded items like laptops and cellphones made by Taiwanese companies and then re-exported from China. The dependence is self-imposed for profit reasons, which may be shifting as mainland costs rise. There are alternatives.

Worrying too for friends of Taiwan’s liberal democracy is the vengeance being meted out to the opposition by powerful supporters of the governing Nationalist Party, or KMT.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was found guilty of corruption and his conduct has left the opposition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emoralized and frustrated. But given the pervasiveness of money politics and the past reputation of the Nationalists for corruption, the life sentence for Chen is extreme. Now, in the name of fighting corruption, there is talk of a witch-hunt against other members of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To some this smacks of an attempt by pro-unification elements to please Beijing by demonizing Chen, who supported independence and who suffered much in the cause of breaking the KMT’s authoritarian hold on power.

None of this is likely to help Taiwan’s relations with its main supporter, the United States. Chen upset a natural ally in George W. Bush by needlessly provoking Beijing in an attempt to score political points at home. Now the KMT seems to have gone to the other extreme. Taiwan has long disappointed Washington with unwillingness to spend money on arms. Now it may sense a lack of willingness to pay an economic price for the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ce and liberalism it claims to stand for. President Ma remains well-regarded abroad, but his grip on the KMT is uncertain. Taiwan lacks a strategic view of itself and how to balance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ith liberal democracy and de facto independence.

臺灣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 是福是禍?

新紀元周刊 陳邁克 編譯

獨立作家包雲(Philip Bowring)十月七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臺灣與中國〉(Taiwan and China)一文。作者認為,馬英九政府為了經濟利益,對北京過度讓步,可能危及臺灣的民主自由。

馬英九對北京過度讓步


包雲表示,臺灣作為一個實際上獨立的國家,已經逐漸接近香港的一國兩制。國民黨的親共趨向、以私利為中心的商業團體、還有經濟上脆弱的普遍感覺,一起把臺灣推向迎合北京的道路上。

以國家利益為由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是臺灣取悅北京最明顯的證據,這顯然與兩岸即將簽訂的金融合作備忘錄有關。

即使合作備忘錄對臺灣有利,但馬英九政府可能忘記,臺灣作為事實上獨立的國家,有時候需要犧牲國家利益。熱比婭替維吾爾人爭取的自治權,可能只是臺灣甚至香港所擁有的一部分。

兩岸增加金融交流縱使具有實質利益,但臺灣相信自己需要依賴中國的程度,似乎超過事實。如果臺灣能鬆綁保護本地企業的限制,改變官僚制度和過時的法規、稅法,就能吸引更多外資。馬英九政府在這些方面不是沒改進,而是被兩岸議題淹沒。

前臺灣總統陳水扁試圖在臺灣獲取政治上的高分,因而激怒北京、困擾美國。現在,國民黨似乎走向另一個極端。臺灣對自身缺乏戰略眼光,來平衡其與中國大陸、美國,以及在自由民主和事實上獨立的條件下,與全球經濟的關係。

臺灣受制中共

全球安全網站(GlobalSecurity.org)在五月十一日發表的資深研究員史奈德(Scott A. Snyder)的文章〈臺灣逐漸惡化的戰略地位與兩岸關係〉(Taiwan's Deteriorating Strategic Posi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就已經表示,儘管兩岸關係改善、經濟合作增加,但在中共持續擴軍的情況下,臺灣的戰略地位卻日益惡化。臺灣同時需要美國持續供應武器以及在政治上的支持,才能保有必要的空間及政治力量,而不受制於中共。

馬英九上任一年以來,中臺雙方於四月份在南京召開第三次「江陳會」,會中簽訂三項協議以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然而,兩岸恢復對話對臺灣逐漸惡化的長期戰略地位而言,並無多大幫助。臺灣的戰略地位之所以惡化,起因於中共在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對於馬英九的政治成就,以及臺灣開展有效的國際經濟成長策略的能力而言,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兩岸相互依賴性增加

馬英九政府藉由推行「大三通」與中國大陸建立較多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顯示出該政府較願意接受「與大陸建立較緊密的經濟關係對臺灣有顯著利益,但不表示在政治上有較緊密的整合」這樣的倡議。此外,他也希望,與大陸加強合作可以減少中共對臺灣擴展經貿外交的封殺,進而獲取較多的區域或全球性經濟契機。

馬英九倡議與胡錦濤背書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可能增加彼此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也可能減少中共在政治上對臺灣與東南亞鄰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的干預,否則,臺灣的競爭地位可能因此而蒙受損失。

然而,有些人認為,在經濟上與中國更加相互依賴,以獲取更多區域性經濟契機的策略,在某些方面構成危險。第一,民進黨認為,馬英九為了短期利益對北京做出讓步,這會削弱臺灣在政治上保持不受北京支配的長期能力。第二,這種策略會增加北京的影響力,因為此一策略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中共是否接受臺灣在維持某種程度的「國際空間」上擁有合法利益。第三,兩岸加強經濟整合會使北京更容易實行「一國兩制」,儘管大多數臺灣人反對這種制度。

臺灣戰略地位持續惡化

中共不斷擴充軍備也使臺灣的長期戰略地位持續惡化。儘管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保證臺灣擁有自我防衛、不受中共攻擊或恫嚇的戰力。然而,中共持續進行軍事現代化,卻使兩岸軍事平衡逐漸向中共傾斜。

正當美中協商對於全球穩定性的管理越形重要之際,臺灣日益關注美國最終是否會屈服於中共壓力,而減少出售臺灣自衛所需的武器。臺灣不但需要美國持續供應武器,也需要美國在政治上的持久支持,以確保臺灣擁有必要的空間及政治力量,而不完全依賴中共。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峭壁上, 睡覺中!

2009/11/19


雖然是峭壁, 但...


天冷, 龜殼花 睡得很熟!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09

麻油橘餅煎蛋

昨天到傳統市場, 除了買 之外, 還有買一些平時在大賣場看不到的傳統美食...


左邊比較大的是橘子餅, 右邊比較小的是桔仔餅! 兩包都一樣是 50 元。


麻油薑絲爆香後, 將橘餅切條下鍋!


還要打兩個蛋一起煎熟!


聽說這道菜是坐月子的媽媽一定要吃的!

小時候, 久咳不止, 我媽也會煮這道菜給我吃!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新鮮的鯛魚湯!

2009/11/17

這星期是期中考週, 今天不用上課, 所以和老婆一起去蘆洲湧蓮寺旁的傳統市場逛!


兩種都是鯛魚!
左邊是赤鯮, 我買的是右邊較大的鯛魚,
老闆有告訴我魚名, 可是還沒回到家, 我就忘記了! :(


洗好, 準備要下鍋了!


別忘了薑絲和米酒!


很鮮, 很好喝的魚湯!
 

Monday, November 16, 2009

Klippan Bladhult 在我家!

2009/11/07


Klippan Bladhult

IKEA Klippan 沙發 已經上市 30 週年了, 上次特地去了一趟 IKEA 新莊店, 將這款 1979 年上市首款沙發布套的復刻版帶回家, 幫家裏的 Klippan 換上新衣 !

祝 Klippan 沙發 30 歲生日快樂!

Sunday, November 15, 2009

一種天蛾的幼蟲!

2009/10/20



早上來到銘傳桃園校區, 在路旁發現一隻天蛾科(Sphingidae) 的幼蟲, 因此拿出隨身的相機記錄下來。因為末端有一條長長翹起的尾巴, 因此很容易判斷是屬於天蛾科的幼蟲!
 

長喙天蛾 (Hawk moth, Hummingbird moth)


2009/11/13



清晨, 照例給陽台植物澆水, 發現一隻 長喙天蛾 (Hawk moth, Hummingbird moth) 停在含羞草上, 機會難得, 趕緊拿相機拍下。

天蛾科 Sphingidae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小蝸牛慢慢爬!

2009/10/26



下午整理後陽台植物時, 看到一隻小蝸牛, 順手拍的照片。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News: 稀有中華白海豚 苗栗通霄外海擱淺死亡


一隻身長 260 公分的中華白海豚,25 日在通霄外海擱淺死亡。(記者林錫霞 攝影)

稀有中華白海豚 苗栗通霄外海擱淺死亡
( NowNews 2009/09/26 記者林錫霞 苗栗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一隻中華白海豚 25 日上午 7 時許被漁民發現在苗栗縣通霄鎮新埔漁港的沙灘擱淺,經海巡官兵營救後發現已經死亡。由於中華白海豚是一級保育類動物,經苗栗縣林務科鑑定已無生命跡象後,遺體已轉運至台中科學博物館解剖,準備查明死因後即做成標本典藏。

這隻死亡的中華白海豚身長 260 公分,屬成年豚,被拖救上岸時,身上並無明顯傷勢,但頭及尾鰭部分有被漁網纏的痕跡,前往會勘的專家研判有可能被漁網纏繞致死,不過他們同時也發現,這隻海豚的牙齒已經磨得略顯低平,顯示歲數已高,因此也不排除和年齡及活動力低落有關。



苗栗縣政府林務科長陳樹義指出,根據研究,中華白海豚的數量不多,台灣西部海域數量僅約100隻,而且大多時候集中在中部這段,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顯示其活動範圍內的海域汙染較少,具環境指標作用,這次白海豚擱淺雖未救活,讓人痛心,不過已足以證明苗栗海域確實比較乾淨。

陳樹義說,這隻白海豚擱淺消息曝光後,立刻吸引嘉義大學獸醫系、台中鯨豚研究室、台中科學博物館及中華鯨豚協會等四個研究單位關心,不過因為白海豚已經死亡,因此他們只能調來貨車,並敷上冰塊送科博館解剖。

延伸閱讀: 解剖報告

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News: 中華白海豚 南縣北門海域現蹤

中華白海豚, 學名 Sousa chinensis, 也就是印太洋駝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 在去年 8 月有一則新聞: 中華白海豚 西海岸僅剩 70 隻, 感覺新聞總是會在每年的這個時期出現...



中華白海豚 南縣北門海域現蹤

原始新聞連結(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 2009/09/18 電)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今天公布 8 月底在北門鄉王爺港附近發現中華白海豚的紀錄,同時呼籲中央重視台南縣政府與漁民反對開放大型拖網漁船到近海作業的訴求,以免危害生態。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學會生態研究組長黃永豐等人在 8 月 26 日前往北門濱海地區進行調查時,在王爺港附近發現8隻少見的中華白海豚,讓保育人士相當興奮。

黃永豐表示,每年 3 月隨著媽祖生日接近,西海岸會開始有一些白裡透紅的海豚出現,彷彿是趕著來祝賀媽祖的生日,漁民將牠們稱為「媽祖魚」。

他說,生態保育團體擔憂工業開發將造成白海豚生存環境的衝擊和改變,於是各界開始研究白海豚出沒的地點和牠特別的地方,民眾也才能多認識這群生活在台灣西海岸的海豚。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平表示,中華白海豚在台灣沿海的生態紀錄並不完整,但根據觀察紀錄推測,族群在 3 月到 5 月出沒於雲林以北,6 月到 8 月集中出沒在雲林嘉義之間,8 月到 10 月整個族群又往南移動,才會出現在台南北門。

 

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 Derwent Water


檢視較大的地圖

Monday, September 07, 2009

李可在首屆扶陽論壇上的演講

我是在 Google 搜尋 "本氣致病" 時, 找到這篇 李可在首屆扶陽論壇上的演講稿, 演講日期是 2008/01/10, 發表在 岐黃中醫網, 是簡體中文版, 這邊則是透過翻譯軟體與人工校稿的方式, 以正體中文版呈現, 與大家分享。《 PDF 文件下載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醫 )男,1930 年生,山西靈石人。
廣西中醫學院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顧問。
臨難習醫,具救苦心。
天資敏慧,雖未曾親炙名師,究能得醫之本源。
臨證倡扶陽,善以大劑附子救急危重症,五十年來,活人甚眾。
著有《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匹夫之志,赤子之心,於斯可見焉。

演講題目:治未病?! ——兼論扶陽的運用問題

昨天是冬至節,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變化,所以沒有跟大家一塊兒,很對不起!

關於這次治未病的問題,大家談得很多。總的來講,治未病思想,是中醫對待生命與疾病的戰略觀點,因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產生,首先是人體本氣致病。而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醫對待疾病的戰略手段!《內經》預防為主的思想在世界醫學文獻上最早出現,是獨一無二的,這個光輝思想,現在和將來永遠要指導人類的生命活動。

西方醫學界在本世紀初提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十大醫學難題,他們經過 100 年的奮鬥,沒有成功,基本失敗了。十大醫學難題大致有這麼幾個大類:心臟器質性病變,癌症,腦血管病(包括高血壓一系列症狀),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腎衰,運動神經元疾病,愛滋病!

面對這十大醫學難題,有些西醫對我說:『你們空談什麼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個擋箭牌,我們束手無策的疾病,你們也沒有什麼高招。』當然這都是一些屬朋友的。 我就對他們說,我說:『同志你們錯了,因為你們不懂中醫三千年的歷史,現在所說的十大醫學難題,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張仲景的時代、孫思邈的時代,對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脅人類健康的難題,已經做了比較好的解決,這個距今 2000 年左右。』

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 中醫的傳承發生了斷層。寶貴的醫學遺產沒有能夠繼承下來,特別是近百年來,中醫處在四面圍剿的困境中,為了尋找出路,最早選擇了中西會通,拿我們民族的東西、拿東方的東西向西方靠攏!然後進一步搞科學化、現代化,最後結果只能是自我毀滅。這些情況大家可以說是有目共睹。這就不必細說了。

那麼中醫復興的路在什麼地方?我說不是現代,而是 2000 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東方, 中醫的生命的靈魂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走易經與內經結合(而絕對不是中西醫結合)。是傷寒雜病論醫聖張仲景創立六經辨證一整套的理法方藥,統病於六經之內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我在基層第一線從事中醫工作 52 年,我在青年時代,通過讀左積雲《 傷寒論類方會參》,從中得以見到一些他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鄭欽安的一些觀點,以及一些思路精華,血液元陽為生命之本的觀點,以後讀民國初期,實驗系統古中醫學派創始人彭子益的著作,得以領悟,凡是病都是人體本氣致病的原理

中氣為後天之本,中氣為生命支柱,12 經(也就是五臟六腑)的經氣好像輪子,中氣的升降帶動了 12 經氣的旋轉,於是生命運動不停,當升則升,當降則降,是為無病,一旦中氣受傷,升降乖亂,就是病。



彭子的理論源自於河圖五行理論,到他逝世前發展為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他在傷寒理論編進一步指出五行中土為中心,運中土可以溉四維,帶動中氣升降源源不斷的供應五臟,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藥治療無效,就要益火之源以生土。先天陽氣是屬火,命門之火叫陽根,陽根一拔,生命之無延。

這兩位前輩一個重視先天,一個重視後天,如果把兩者融合結合起來,將使古中醫學更能夠為完備。他更明確指出,中醫的醫易結合,傷寒論的全部奧秘,一個河圖盡之矣。一個河圖的道理包括了中醫所有的道理。他是一個整體。它的主要貢獻,是把中醫學成為一個有系統的醫學科學理論,這個貢獻很大。在當時取締中醫消滅中醫的潮流當中,把古代中醫的精華保留下來!

我學醫的經歷就是受兩位前輩的啟發引導,然後走上了中醫的路子,在 52 年的實踐當中,逐漸的破疑解惑,經過徹底的洗腦,脫胎換骨,逐漸有所領悟,最後運用傷寒論和古中醫學的理法方藥,對十大醫學難題中幾個門類大約 11 種病,進行了攻關。

我現在簡要的跟大家報告一下,供大家參考,也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夠把各位的經驗貢獻出來,共同復興中醫。

第一個大類是器質性心臟病,包括風心病,肺心病,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據統計,全球每年死於這個疾病有 500-700 萬人。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臟病威脅已經非常嚴重。且有低齡化趨勢,有些十多歲的小孩有得心臟病,與現在的生活習慣,盲目引進西方飲食,大量的吃麥當勞,喝各種飲料有很大關係。

這些病在我一生當中大約治過有 6000 例,其中 1000 例以上,是現代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書,放棄治療的,經過治療後這些病人基本救活,基本恢復健康!所以在器質性心臟病的領域,中醫基本取得完全的成功!

現在把這四種心臟病的治法敘述如下:

第一類風心病和肺心病:

我對病因病機的認識:本氣先虛,風寒之邪外侵,正氣無力鼓邪外出,反复受邪,由表入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最後深附在三陰經的本臟,成為半死半生的格局!(根據內經的理論,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犯人,病體陽虛,如果陽氣不虛,不會受侵犯,即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總的來講:陽虛十佔八九,陰虛百難見一,寒實為病十佔八九,火熱為害十中一二,世多真寒證,又多假熱證,辨之稍有差異,生死攸關。總的一句話,病因雖有多端,總根源只有一個,人身皮毛肌肉,經脈官竅,五臟六腑但有一處陽氣不到,就是病,這個可以統攝所有病的主要病因。

這個陽氣:先天腎氣後天脾胃之氣結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氣!很難分清哪個是中氣哪個是先氣。腎氣又稱元陽,命門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所以易經講: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通俗講:有了太陽才有了生命,陽氣就是人身的太陽,從養生治病的經歷來看:陽萎則病,陽衰則危,陽亡則死;所以救陽,護陽,溫陽,養陽、通陽,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藥切切不可傷陽。所以古人云:萬病不治求之於腎。求之於腎就是救陽氣。

我記得讀傅青主時,一段話,治療大出血之後怎麼樣來挽救,原話是『已亡之陰難以驟生,未亡之氣所當急固』大出血之後,損失的血不能馬上生出來,但是一旦陰損及陽,陽氣一散,這個人生命就終結了。所以說『已亡之血難以驟生,未亡之氣所當急固』這是治病的要點。

再下來講胃氣,一般叫中氣先天腎氣和後天中氣的關係:後天無先天不生,先天無後天不立。內經:五臟皆禀氣於胃。所以引申出重要的原則: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古人比喻:脾胃如釜,腎氣為釜底之火,腎氣就是腎陽。所以易經對後天脾胃:大哉坤元,萬物資生。所以一個先天,太陽是萬物的開始,脾胃是保證人體生生不息的重要臟器,所以結論是厚德載物,這是讚揚脾土,所以後世治法補中土以溉四旁,中氣運轉,五臟得到保證,元陽就保住了。

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補火生土!中氣傷猶可救,腎氣傷,彭子益叫做:拔陽根,從根拔起,生命終結!

從以上個點,歸結為:脾腎為人身兩本,治病要以顧護兩本為第一要義。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說,治病的時候,假使你錯了,寧可錯以誤補,不可失於誤攻,誤補猶可解救,誤攻則噬臍莫及(表示悔恨到了極點),從這話裡可以體會這位老先生在臨床中一定走過很多彎路,一定犯了好多錯誤,世界上百行百業難免錯誤,唯獨我們醫生不能錯誤,一旦錯了就是以人的生命為代價!所以以上這幾點我們要銘心刻骨,時時牢記,切切不可忘記,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

本來中醫治病就是以本氣為主,以人為本。不管任何病,本氣強的,受邪從陽化熱化實,本氣虛的,從陰化寒化虛。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雖然是養生的大道,但治病的時候我們是始終遵循的一個道理。

那麼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怎麼治療,我們通過以上分析,了解了風心、肺心病的來路,是從太陽之表而來,都是外感。

還有一句話:這是我讀各家傷寒論注時發現,他們都具有這種觀點:病的來路就是病的去路,病從太陽來,通過各種方法,再把它透發出去就好了。不要見病治病,不要見到現階段的東西,花費了很大力氣,不知道來龍去脈,抬手動腳就錯了。

《內經》關於病因有這麼一段話:『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四時不正之氣,侵犯人體的時候,急如風雨,防不勝防。我們應當怎麼辦?

下面講了『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經治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出自《陰陽應像大論》,講得非常明顯,病入五臟,就是半死半生的格局,這是內經的結論。這就是病的來路。所以無怪乎,現代醫學從產生到現在不足 200 年, 西醫同道沒有把問題解決下來,這是可以同情的!

對於病因方面,《靈樞百病始生篇》作了補充,描述了百病由淺入深層次,說明什麼問題?

就是寒邪侵犯人體之後,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由腑入藏。而且由於反覆受邪,外邪一層層堆積起來,每次病外邪去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再次病又取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每次這樣,如果我們治療錯誤,就幫了病的忙,所以《內經》結論說『上工取氣,救其萌芽』這是治未病的觀點。

疾病最初進入人體輕淺表層,就是傷寒論太陽經,所以太陽經條文最多,誤治最多,救誤方法最多,所以我們知道了來路,也就知道了疾病的去路,治療就是讓他從哪來,到哪去!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在臨床的應用。

你知道來龍去脈,就不要見病治病。就是說不管前因後果,不管人體體質強弱,反正我是治病,結果就要治標害本。怎麼樣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汗法,解表法,在八法為首,汗法不僅僅是出汗,而是開玄府,通利九竅,托邪外出!

這樣就有個問題,既然諸症當先解表——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治則。那麼解表是不是應該用麻黃湯?

這又是一個治未病的問題!因為用麻黃湯治外感,恰恰犯了見病治病的毛病,因為你不顧人的本氣,現代人的本氣無一不虛,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就是大家經常說的亞健康狀態等等。所有的外感病全都夾有內傷。所以單純解表,麻黃湯之類的方法不能用。外感內傷同時發病,就是傷寒論太陽少陰同病。大家都清楚,應該採取固本氣,開表閉,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如果很虛的話可以加點人參。

這裡說明一點,我用方子,凡是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於現在 15.625 克。 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

關於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我在一生當中,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個秘密。

我在 60 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 7 例心衰。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炙甘草 2 兩,乾薑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製附子 5 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 30 g,小者15-20 g,一兩照 3 倍來計算,四逆湯用製附子,起碼 3-5 兩左右,就是古代劑量!

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應該怎麼辦,他最後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於把傷寒論閹割了。

我怎麼樣能發現呢,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 醫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準備後事,然後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到。當時開了方子,用了一兩半的附子,開了三劑藥!

我說回去以後給他煮上吃,看情況,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藥後溫度回來,就可能就回來。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說我媽情況很好,已經能夠坐起來,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活。

我說不對,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 他當時,老太太病重的時候,手忙腳亂,又要準備後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一笑)。一副一兩半,三副就是 100 多克,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據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餵一匙,餵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

用藥這麼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 60 年代初期開始做的,一直到 81 年 7 月,我們國家考古,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法,很全面。最後經過一些學者,特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

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奧秘後,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麼發生斷層。為什麼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查來查去,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在的小方子,幾錢幾分,雖然可以治好些個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我治以上兩種病的思路方法,來路就做這麼個交待,供大家參考。

兩種病的症候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咳、喘、腫、全身痛,按六經來講就是表裡同病

風心病,就是金匱要略烏頭湯證的虛化,肺心病,就是小青龍湯證的虛化。

所以我治這兩種病就是以這兩張方子為基礎,結合病人當時的體質方面主要的缺陷,先救本氣,保胃氣,固腎氣,用張仲景留下的方子來來探索治療的方法。

我治風心病我的一個常用方:

生北芪 120-250 g
製附片 45 g
制川烏 30 g
黑小豆 30 g
防風 30 g
桂枝 45 g
赤芍 45 g
炙甘草 60 g
麻黄 10-45 g

(說明一下, 傷寒論麻黃湯的劑量是 3 兩,折算下來拋掉尾數是 45 g,很嚇人,這麼燥烈的東西,會不會引起亡陽,不會。我在最早的時候 45 g 麻黃另煮,按照傷寒論的煮麻黃的方法,先煎去沫,我們煎麻黃很少見沫,因為劑量太小,一兩以上,水開了一分到一分半鐘左右上邊有一層沫,10 g 左右不會有沫,另煎出來放到一邊,用本方的時候每次兌麻黃汁三分之一,得汗止後服,去掉不用了,有些人 45 g 仍然出不了汗,有些特殊病 120 g 麻黃才出汗)

遼細辛 45 g 後下十分鐘,
紅參 30g
蜂蜜 150g
生薑 45g
大棗 12枚
九節菖蒲 10g

這就不是烏頭湯原方了,我們知道經方是不可以隨便加減的,當時在我初用附子川烏時自己心中也沒有把握,自己煎藥來嘗,嚐到多少分量的時候出現毛病,出現問題。為了萬一發生中毒 ,準備綠豆湯,蜂蜜。實驗的結果結果 30g, 50g 根本沒有問題。當時我很年輕,三十一二歲,以後我對後代也是這樣交待,我的學生,凡是有志於恢復古中醫的同志,首先要自己親口嚐一嘗。體會附子什麼味道。

04 年,在南寧,劉力紅教授帶著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來,單純嘗附子。看看到底人體對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麼反應,看看會不會像現在科學成分講的附子有沒有那麼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嘗附子的過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不曉得力紅是不是跟大家講過。

我們這代人用附子都有親身經歷,我們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嘗藥。在治療中,一旦經過辯證,立出方子那是不會有問題。所以當時方子裡用防風蜂蜜黑豆都是為了解毒的,這樣就有副作用就是藥的力量減弱了。所以同志們要試我的方子,還是用原來的方法,等到你有把握的時候,就可以不要這些東西。

另外關於細辛, 傷寒論基礎劑量是三兩 45 g ,我用這個量用了 40 年,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有些特殊的病,特別是接受了河北名醫劉沛然老先生的經驗之後,最高時用到 120 g ,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唯一的缺陷細辛味道太大。

我們用的遼寧產的北細辛,我多次喝這個細辛,都噁心。 我今年 6 月份,有一次突發中風 。我自己開方子,就是小續命湯,加細辛附子。當時說話都困難,舌根都發硬,昨天我又出現這個毛病,所以就沒有和大家一塊兒來聽盧老師講。

細辛的問題大概是在宋代,出現的這個錯誤,而且講話的不是醫生,而是一個看守犯人的,有一個犯人自殺了,發現旁邊放著些藥,他鑑別後認為是細辛粉,所以後世就流傳細辛不過錢這樣的一種說法,你說張仲景超過他多少倍。

所以我們用藥要遵照神農本草經的理論和原則,我們看病、辯證要遵循《 內經 》《 傷寒論》醫聖張仲景的方法,而不是後世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這些方法你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不會出問題,只要你辨證準確。

而且自從我和力紅認識以後,外界找我看病的非常多,特別是山南海北,有的在國外,經常平均每天打十幾個危重急症的電話。我說只要你找到方法以後,怎麼樣整沒怎麼樣用,然後這些人都治好了。這個並不奇怪,不要大驚小怪,附子並不是現在講的這麼可怕,畏附子如蛇蠍,你中醫你無所作為,你不但治不了急症,治不了大病,救不了性命,你連個方子都不會開。所以把治未病的東西,當作這麼大的題目來做,太悲哀了。我講這個意思就是大家放心。

還有一件事,河南一個 40 多歲的婦女,她有個男孩,13 歲,從生下來後可能由於腦部受傷,就發癲癇,一直多年沒好,最後聽到北京某醫院有進口一些現代的新藥,可以治這個病,他就到那兒把藥買好了,買好以後,醫院就告訴他,這個藥有很大的毒性,不平安,最好住在醫院來用,因為他十幾年來一直在給孩子治病,山南海北跑遍全國各地,花錢就海了,也沒有在意。

回去給小孩吃了以後就突然昏迷不醒,四肢冰冷。回來要求醫院搶救, 醫院沒有辦法,說這種病我們沒有辦法,可巧他在北京買到我的那本書,按書上破格救心湯大劑,取了一劑,住在小旅館裡求人說好話,找了個電爐子熬好。給孩子一點點灌,看能不能醒過來,能不能活過來,最後把藥關進去孩子救活過來了,有個特殊的事,他的癲癇從 1 歲到 13 歲每年犯,嚴重的時候一天三到四十次,最後一劑大劑破格救心湯喝完以後,從北京回到河南,再沒犯過。

這個事我沒有和本人聯繫過,他找我,她說要不是這本書的話,我得孩子就完了!她就找到山西出版社的郭博信,郭博信打電話給我,說這個人要表示感謝給你寄錢,問你的地址,我說你就說不知道算了。

我講這個事,他一個無知的老百姓,他不知道這個藥有多厲害,他糊里糊塗就用了,可惜我們在大問題上不敢“糊塗”。還有好些通過通訊諮詢,用大劑量附子治好的這種病,太多了。

在 05 年時,延安保育院最早的第一任院長,這位老同志病了,是由肺癌,胃癌,轉移到胰頭,最後並發心衰,北京方面建議他們找我。力紅知道這事。當時周圍有幾位同志就勸我,這事不要冒險,他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是個老革命,他是對國家有功的人,他在戰爭時收養的 21 個孤兒其中有 17 個是少將。他是對國家有很大貢獻,你這麼幾千里,貿然在電話裡告訴他一個方子,你把他吃死怎麼辦,我考慮再三,說這種同志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救他,根據我的經驗,不會出問題。告訴力紅就把這個東西發過去,老太太吃了藥,第三天就下床了。

但是他是好多種癌症,陰陽氣血都竭絕了,以後我還專麼去看過他一次,最後活了三個多月,死在什麼情況呢?我離開新疆以後,西醫說好容易身體情況大有好轉,再用化療的方法把它攻一下,把它消掉不是更好麼? 最後大劑量化療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有起來!

大家完全可以建立一個信心,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寶貴的方法,不是騙人的,絕對無害,我們古代的中醫 ,為什麼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為什麼古代中醫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長治療急症。

這是由於歷史上原因發生斷層,沒有傳承下來,我是很偶然機會誤打誤撞碰出來的,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方法穩妥可靠,而且 05 年後以後凡是用大劑量附子長期服用的病人,我讓他們每月作生化檢查,看看又沒有肝腎損害,全部沒有。而且長期的血尿,尿蛋白,經過長期溫陽,這些東西都沒有了。

這個方子,凡是出現筋骨疼痛,肌肉麻木疼痛拘攣,加止痙散,就是全蠍 6g、蜈蚣 3 條打粉沖服,堅持一段,就可以把風心治過來,而且二尖瓣,三尖瓣閉鎖不全,頑固的心衰,腦危像這個方法都可以救過來。另外吃中藥的同時,配合培元固本散,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囉嗦了!

治療肺心病的常用方:肺心病實際上就是小青龍湯證虛化,所以就用小青龍湯加味,因為寒邪深入少陰。所以要用附子細辛。

麻黃 10-45 g
製附片 45-200 g
遼細辛 45 g
高麗參 15 g 研粉沖服

(高麗參為什麼研粉沖服,因為散劑比湯劑慢,可以把下陷的中氣,從下邊慢慢提到上邊,對喘症有用)

生半夏45 g

(大家不要怕,我一輩子用的生半夏,書上寫為的是 1 噸,實際我每月平均劑量 30 到 50 公斤,和附子情況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點,絕對不會出問題,這是張仲景告訴我們的,大家要相信醫聖是不會錯的,所有傷寒論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生半夏后面有個洗字,就是用開水沖一回,為什麼製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製半夏的製作過程,清水泡 15 天,泡到發酵,再加水加白礬,又 15 天,然後拿姜、甘草或到一塊,再泡 15 天,共 45 天,制出來的半夏純粹是藥渣子,治不了病。再一個問題,根據神農本草經,半夏治病是辛以潤之,它為什麼能通大便。我用生半夏先是洗一洗,洗下來的水是黏糊糊的,滑的,那個就是通大便的。凡是辛的東西都有潤的作用,產生津液,附子大辛,他可以生津液。左積雲老先生評價附子就是通陽生津液,陽生陰長。我知道盧老師的觀點也是,陽不生,陰不長,所以生半夏絕對無害,民初的張錫純老先生就是用生半夏,近代的朱良春老先生,也是用生半夏治病,生半夏治病非常快,剛才介紹的這兩種病用制半夏完全不會起作用。)

乾薑 30 g
五味子 30 g
制紫苑 15 g
制款冬花 15 g
柯白果打 20 g
腎四味各 30 g
炙甘草 60 g
桂枝赤芍各 45 g

這就是我常用的小青龍加味的方子,這個方子曾經治過幾個肺間質纖維化,現在還有一個,在北京住協和醫院發了病危通知,他兒子著了慌到山西找我去了,他吃到 7 服藥時,就把氧氣去掉了。最後這個人好了沒有,現在我還不敢斷言,還要見見面才知道。

這兩種病發展到重危急症階段時,就用大破格救心湯!這個破格救心湯就是我在學習傷寒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東西,我所以加山萸肉,龍骨、牡蠣,主要是為了斂,我發現四逆湯,雖然以炙甘草為君,2 兩炙甘草仍然不能扶土,扶土的意思就是用土來覆火,陽氣回來以後不久又散了,就是因為三陰裡頭厥陰病開得太厲害,疏泄過剩,陽氣一回,相火又散開了,所以山芋肉斂厥陰之氣,治療心衰,在四逆湯類方裡頭這是比較可靠的一張方子,很穩定,凡是治好的病人,很少反覆!

冠心病的治法有所不同,因為病機不一樣,根據症候歸納分析:我認為它主要是痰、濕、瘀、濁,邪踞胸中陽位,和高血壓道理一樣,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頭為諸陽之會,那是陽氣最旺盛的地方,怎麼會被陰邪所包圍?就是陽氣不到,陽氣虛了,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絕對不是陰虛火旺等等,如果用那個方法對待這一類病,就錯了!

基礎方就是破格救心湯的中劑再加生半夏 45 g 生南星 30 g,如果出現痰堵得厲害胸憋得厲害就合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 45 g 薤白 30 g 加白酒 2 兩事先浸泡薤白,雪丹參 120 g 檀香、降香、沉香各 10 g、砂仁泥 30 g、桂枝 45 g、桃仁泥 30 g 麝香 0.5 g 沖服,北京同仁堂蘇合香丸,一天 1-2 丸,這方子裡有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烏頭附子這一類,這是斬關奪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絞痛,治療冠心病晚期頻發心衰,見效快。

相反相激,調動機體自身的對抗外邪的力量,中醫治病就是在保護、啟動病人自我修復的功能,所以用附子劑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瀉,那都是人的元氣逐漸恢復,可以和體內的敵人,乾一仗,正邪相爭,這不是壞現象。

病人吃了這藥後十分難受,經常給我打電話,有時一天打十幾個電話,凡是有我弟子的地方他們就負責解釋了,有的地方就寫成很簡要資料,來一個病人以後就發一份,看了之後心中有數,就不會發慌。

治療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紅花和生水蛭。清代火神鄭欽安傳下來的這套東西是我們醫學寶庫裡的一朵奇葩,是非常造福全人類。

我們講以上的東西現在西醫沒辦法。我們現在解決的這些問題,如果國家領導人能想到中醫目前的狀況,適當的引導, 中醫復興之後,世界人民都會受益(掌聲)

關於心臟病的一大門類,基本就是這樣,這不是我的東西,這都是老祖先,歷代傳下來,由醫聖張仲景寫在書裡面,不是我的東西,我只不過誤打誤撞的用了一下,就用出這麼些名堂,大家要深信不疑。

我給大家講一件事:也是個心臟病人,名叫張志立,他是青島遠洋公司船長,他一生就是非洲幾個月,其他地方幾個月,常年海上生活 。在 05 年做體檢發現心臟擴大二分之一,壓迫左肺,感到呼吸不好,他沒有查的時候無所謂,反正海上潮濕很厲害,檢查完了,西醫把實際情況告訴他結果嚇壞了,還不定啥時候和你們說拜拜。

情緒壓力很大,他是我老鄉,靈石人,跑回靈石住了 45 天,基本就是以上方法,不過他用的奔豚湯比較多,突然肚臍下有一股氣上來,人要昏過去,實際上元陽虛,沖氣不能下守而上奔引起的,就用溫氏奔豚湯

前後 45 劑藥,附子從 200g 增加到 450g,吃完以後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了,回去跑到青島醫學院又做一次檢查,大夫就跟他講了:『我們原先誤診了,你不是這個病,這個病,從古至今完全不可逆轉,絕對好不了』。他又到別處檢查,和他原先的片子進行對比,完全是兩回事,擴大二分之一的心臟完全復位了。 所以我們中醫對心臟病這個大難題,可以解決(掌聲)。

還有急性腎衰合併心衰,這個病人就是中央電視台 12 台導播小白的爸爸,他家是山西人,得了這個病之後,和協和下的結論,這個病是個無底洞,慢慢養吧! 他就跑回山西來了,因為他是腎衰合併心衰,用麻附細的過程,沒有功能的腎小便是清的,45 劑一個多月後,小便發臭,混濁,他父親吃藥的過程驚心動魄。

反應很大,幾乎要死了,邪正相爭也非常厲害,當然劑量也比較大。最後這個病人,心衰腎衰都基本痊癒,現在功能恢復很好,已經 2 月沒有透析!這就是梁浩從網上,和小白溝通一下,告訴我結果。所以我感覺,溫陽的方法,托透伏邪的方法,可以解決中尉急症。

如果我們很好的再深入研究探索,可以攻克好些現代醫學沒有辦法的東西。真正就是毛主席當初說過的“如果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有所貢獻的話,那首先是中醫 !”(掌聲)

我這材料準備了 7 大門類,這一大門類講得就差不多了,今天還是不太舒服,不斷地流口水,謝謝大家!

(掌聲,以下是主持人穿插的話,引出下一位演講者吳佩衡長孫吳榮祖)

附:李可老先生在會議討論中回答關於大小續命湯的問題

劉力紅:請李老談一談大小續命湯在中風使用中的把握問題(李老專程回賓館拿了材料,中間由盧崇漢回答提問)李老風塵僕僕把材料拿回來了,把這個寶貴的經驗向大家介紹,現在大家歡迎!

李可:關於大小續命湯在歷史上流傳的時間在 2000 年以上,是古代治療中風的一個經方,但是現在用得少了,為什麼,這和中醫向西方靠攏,最早搞中西會通,中西會通派有個重要人物,張山雷,寫了兩三萬字的文章,重點批判這個東西。

加上現代藥理認為:其中附子麻黃桂枝有升高血壓的弊病,基本就被禁用。我曾經和力紅談過,我要給大小續命湯平反,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大小續命湯中間差不多,大續命湯多了一個生石膏。

我這次 6 月份在深圳中風以後,當時右側麻木,舌頭髮硬,講話困難,回去就開始吃這個藥,半個月就基本恢復,恢復到目前程度,最近有點累,昨天又冬至,冬至陽生,古人講交節病作,伏邪外出,有點不舒服。休息了一晚,就度過去了,吃了點兒蘇合香丸。

介紹這兩個方子:續命煮散《千金卷八諸風門》,這個方子是在孫思邈老人家近 100 歲時寫的,他自己中風了,整天被病人包圍,勞累了。 然後就病倒了,這個病有些什麼表現呢?

吾嘗中風 ,言語強澀,四肢朵頤,出此方,(他自己開的,讓她弟子給他煎好)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絕,得愈。古代寫書的,還沒有誰自己得了病以後寫出來,所以這個病,孫思邈最有發言權。主治諸風無分輕重,節至則發,比大小續命湯更廣泛,可以治急中風 ,慢中風 , 中風後遺症。

麻黃川芎獨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兩肉桂(紫油桂較好)附子(生附子比較好,我這次就用的生附子)茯苓升麻遼細辛(原來只有細辛,我感覺遼細辛還是比普通的細辛效果好)人參防風各二兩透明生石膏五兩,白朮四兩(一兩等於十五克)打成粉,一天 14 g,絹包,煮出來的湯如白開水,藥出不來,我就改成兩層紗布,我考慮絹包,是但取其氣,不讓藥末漏到湯裡,但是我感覺漏出一點來問題不大。加生薑 45 g,1000 ml 水煮到 500 ml 左右,一天分四次服。3 小時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 24 小時不斷藥。

對於出現中風的預兆,或手指麻木,或肌肉跳動抽搐,比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預防。急性期用此方也有效,需要加減,先用三生飲: 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用 150 g 蜂蜜,適量水煮好後加九節菖蒲 30 g,麝香 0.5 g 把病人救醒以後再用這個方子來糾正四肢偏癱。

還有一個大續命散:主八風十二痺。
(包括類風關,甘肅流拐子病,最後人完全不能動。)偏枯不仁,手足拘攣,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或臥,苦驚如墮地狀。盜汗,臨事不起( 陽痿 ),婦人帶下無子,風入五臟,甚則恐怖,見鬼來收錄,或與鬼神交通等等的這些毛病。麻黃烏頭防風油桂甘草川椒杏仁石膏人參芍藥當歸川芎黃芩茯苓乾薑等分,研末,酒服方寸匕 (2.7 g) 3 g,不知稍加,加到以知為度。出現一些輕微反應為度,口舌麻木,不至於引起其他問題。

可治: 中風後遺症,類風關,癔病,各種精神神經症狀(與鬼神交通,鬼來收錄),男子陽痿 ,女子宮寒無子,各種抑鬱症(可以使肝陽升發,少陰的陽氣得到升發)。

我治 100 多例抑鬱症,基本就是四逆湯,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說有笑了,這個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環境壓力比較大。

我還計劃用這個方子,試用於運動神經元疾病(這是個頑症,這個東西不但外國人治不了,我們也治不了),這個方子加等量製馬錢子粉,看看會不會對這個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南通會議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從麻黃湯治愈蛛網膜下腔出血並發暴盲引發的思考》我扼要的講一講,關鍵點:麻黃桂枝附子在高血壓中能用不能用?用了後有什麼後果?破疑解惑,如果這個解決不好,誰也不敢用。

2000 秋,我一年輕弟子,治了一個農村農婦 20 多年高血壓,其夫為煤礦老闆,有錢在外邊胡作非為,女的就生氣,突然蛛網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後不久,雙眼什麼也看不到了。這種暴盲,按照六經辨證,屬寒邪直中少陰,當時用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出了大汗,血壓就好了,第二天,可以看到人影。人也醒過來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麻辛附按照現在醫學觀點,是升高血壓的,為什麼能治出血,而且對 20 年的高血壓有這麼好的療效。當時我有這麼一段話:麻桂升壓已成定論,近百年來列為腦血管病的禁藥。而麻黃湯卻能治愈高血壓豈不成了千古奇談?

用了藥出大汗後,第二天所有的症狀都解除。當時弟子中醫根底不深,學眼科的。解釋不了。那個書印刷時印錯了,印成我的病案了。

古代治療中風 ,大小續命湯,收錄在《古今錄驗》。是個古代驗方。孫思邈在唐代就註明,流傳時間很長,《 金匱要略》也收錄,可見效應毫無疑問,就是機理,為什麼大汗出後,血壓下降,腦水腫減輕,小便也多了,病好了後,8 年時間,血壓穩定,一勞永逸。當時考慮的是暴盲,少陰直中,他沒有想到這麼好的效果。

劉力紅:大家歡迎(掌聲)剛才做了一個介紹,因為時間的關係,更詳細的應用我們期待下次再展開。

我的感受,李老要為大小續命湯平反,是他切身的感受,因為他自己中風 ,腔隙性腦梗塞。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治療的。現在我們有這樣一個誤區,麻桂升散,血壓高臉紅好像也有升散,因為有這樣的關係,血壓高就只懂得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不知道辛溫的東西可以起效,麻桂還有這麼好的效果,我在思考中醫裡也談到這個問題,血壓為什麼高?實際上就是機體有阻滯,機體是非常奧妙的,因為有阻滯,需要高的壓力,才能夠供養末端,這是個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藥達不到末端,用西醫的方法終身的服藥,你高了我不給你高,使機體末端始終處於缺血的狀態。末端這個指令,我這邊不夠吃了,趕快給我送吃的,這樣一個指令始終存在,所以藥要不停地用。現在出了一身臭汗,這個就好了,這些陽藥,盧老師也講了:扶陽就是兩個,宣通和溫補,這其實就是宣通,把阻滯拿掉,不需要那麼高的壓力就可以灌溉了,所以我們要去讀懂機體這個系統。對高血壓,我們向李老給我們的啟示,再次表示感謝。(掌聲)

劉力紅代問:大家都知道,李老是善用大劑量的附子治療急危重症,請問李老,您在善用大劑量的方子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人用小劑量治療同樣療效也很好,請問劑量的大小您是怎樣定奪的?尤其是對附子、細辛一類被認為有毒藥物是如何定奪?

李答: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根據我的經驗,在我的治療初期,治療急危重症的時候,其中有 6 例心衰患者,在救之後很快就死了。後來一直冒打冒撞,經過詳細的印證,我發現在急危重症這塊,用小劑量的話只能是隔靴搔癢。大家好像是有一種誤解,這麼多看來有毒的藥物,會不會中毒?我反覆講了這個問題,只要辯證準確,大量藥物是不會中毒的,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是救命仙丹,相反,辯證不對,很小劑量也會出事的。據我一生見到的危症沒有一個是小劑量藥物能夠治療成功的。中藥的毒性是有針對性,中醫的治病是以寒制熱或以熱制寒,是相對的。假如他是個寒證,用多大的量也不會過,假如他是個熱證,是個假寒證,你辨證有錯,用再小量的附子他也受不了。我在治病的過程中,也曾想向前輩學習他們那種輕靈,但是最後都失敗了,這也許是我的功力不夠!

劉力紅:李可老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辨證準確了,不會因為大劑量導致中毒 ,因為中醫的治療是以偏救偏,但是如果你沒有辨證準確,不該用,那就是很小的劑量他也要中毒 ,他老人家曾經跟我講過一個例子,他用了那麼幾十年的附子,他本人開的方子裡沒有出現過過附子中毒 ,反而倒是他參加過搶救烏頭鹼中毒的,就是別人用了出問題,他去搶救。 別人用的量是很小很小,可是中毒了,這就說明了當用不當用的問題,最關鍵是這個。所以大家更多是應該學習如何把握當用不當用,切忌片面地追求大量或是輕劑量。

Saturday, August 29, 2009

針灸: 手太陰肺經

黃帝內經靈樞 經脈篇第十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太陰肺經


Tuesday, August 18, 2009

News: Taiwan's president defends handling of typhoon

這是馬總統國際記者會後, 美聯社所寫的新聞稿, 標題就直接點出馬總統還在為自己的救援遲緩而辯解,...

網路上有一篇值得推薦的文章: 不要再把責任推給災民 (by 黃世澤)

Taiwan's president defends handling of typhoon

By DEBBY WU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TAIPEI, Taiwan (AP) -- Taiwanese President Ma Ying-jeou defended his handling of Typhoon Morakot, saying Tuesday that he was still a strong leader despite the resignation of a senior official in the wake of criticism of the government response to the disaster.

The storm hit Taiwan 11 days ago, causing more than 400 deaths and property damage in excess of $2 billion. Friends and foes alike have blamed Ma for reacting too slowly in dealing with Morakot's aftermath, saying that his weak leadership - including an initial rejection of foreign aid - let down the people of the island.

But in comments Tuesday, Ma rejected those claims out of hand.

"I have exercised strong leadership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by ordering the armed forces to increas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aster rescue operation," he said.

Ma said that he would likely accept the resignation of Vice Foreign Minister Andrew Hsia, who offered to step down late Monday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his agency's rejection of aid from other governments after Morakot hit.

The Foreign Ministry initially instructed Taiwanese missions abroad to reject offers of aid but reversed the decision five days after the storm hit.

Still the criticism is mounting. An editorial in Taiwan's normally pro-Ma China Times newspaper Tuesday said Morakot highlighted fundamental flaws in the president's role as a leader.

"(Ma) has been distant and arrogant, and he has only made (victims) more angry instead of comforting them," the newspaper said. "Second, he is not fast enough in his judgment ... he has not shown decisiveness required in a leader when facing a sudden disaster."

Some lawmakers from the ruling Nationalist Party echoed the China Times claim.

"Ma's problems are that he appointed unsuitable people to senior positions, and he failed to declare the disaster a national emergency, which prevented the military to be mobilized right away," said lawmaker Chiu Yi.

Colleague Lu Hsueh-chang said Ma's Cabinet appeared totally unprepared to cope with Morakot's fury.

"The Cabinet did not show any empathy and it was too careless," he said. "It was unforgivable that the Cabinet did not make any move during the first hours after the typhoon hit."

Meanwhile, a U.S. relief team backed by heavy-lift helicopters stepped up its efforts Tuesday to help local authorities get aid to the hundreds of people thought to be stranded in mountain villages.

Relying mainly on 70 Taiwanese choppers, local rescuers have already ferried more than 35,000 villagers to safety, many stranded in and around 44 hard-hit mountain communities,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fter roads and bridges were washed away by Morakot's fury.

Army spokesman Lt. Col. Tai Chan-te said more than 200 people were rescued Monday but could not give an estimate of how many still needed aid. Officials said late Sunday that at least 1,000 people were still stranded.

In addition to the damage it wrought on Taiwan, Morakot also caused 22 fataliti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eight in China.

That figure does not include the 22 seaman China's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says disappeared when their ship sank off Taiwanese waters on Aug. 8. The seaman were employed by a shipping company in eastern China, Xinhua says.

CNN QuickVote: Should Taiwan's leader stand down over delays in aiding typhoon victims?

這是莫拉克風災過後, CNN 網站的一項網路意見調查, 大意是: 台灣領導人應該為這次救災延緩而下台嗎? (Should Taiwan's leader stand down over delays in aiding typhoon victims?)

我是從 噗浪 (Plurk) 看到這則消息的, 自己投完票, 也轉噗了這個消息, 畢竟一個世界性媒體做這樣的意見調查, 本身就是一件不尋常的事件, 8/12 紐約時報也有一則報導指出台灣總統成為風災後憤怒的目標(Taiwan President Is Target of Anger After Typhoon), 這是外國媒體在八八水災後在台灣所觀察到的現象。

昨天下午 13:37, 我從 CNN 網站截下這個投票結果, 就出門去戶政事務所辦事了, 沒想到回來在噗浪看到這則 CNN 不玩了... 的消息, 到處在 CNN 網站也找不到最後的投票結果, 真的很不尋常。



半夜看重播的大話新聞, 竟然看到自己這張截圖, 竟然上了電視,...





現在, ICRT 網站也開始辦投票了...

Should Ma Ying-jeou step down over slow or ineffective relief efforts in the wake of Typhoon Morakot?

 Yes, he should step down over failing to effectively lead relief efforts.

 No, he is not to blame for failed rescue operations.

 

Tuesday, August 11, 2009

News: 種樹愛台灣 賴倍元 23 年花 15 億

確實令人敬佩...

種樹愛台灣 賴倍元 23 年花 15 億
自由時報 2009/08/11 記者陳品竹 台中報導 原始新聞連結

在中台灣的大雪山,有一位種樹的男人賴倍元,23 年來耗資 15 億元,種了超過 20 萬株樹,把原本噴農藥的果園變成了森林,他的傻勁感染了 30 位企業家,也開始用種樹來愛台灣、愛地球。

收購 130 公頃果園植樹

大雅貨運及雲道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倍元,年輕時即嚮往山林,最想做的是山林農夫,一有空就常往中部山區尋找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他坦稱,一開始對山林自然的環保意識不高,他甚至有開墾高山種菜的想法,但在一次又一次目睹台灣高山因興建道路、果園開闢、農藥濫用等種種不當的開發,不但蟲鳥自然生物銳減,每次颱風豪雨後,總是土石流氾濫成災,他意識到彈丸之地的台灣,不堪再這樣的蹂躪,興起「種樹還給自然」之念。

家人從不諒解到支持

他開始收購有噴灑農藥對環境造成傷害大型果園,收購來的果樹被他全部毀棄,重新種上台灣肖楠、牛樟、雪松、黑松、櫻花等樹種,23 年來,所種樹木已超過 20 萬株,讓 130 公頃果園變成森林,花費在果園的收購、樹苗的費用及種樹工人的薪資將近 15 億。

在基礎的前 5 年,賴倍元每天一早帶著 3 名工人上山整地、牽水管、舖林道、種樹,常常摸黑才回到家,剛開始時,家族對他花了大筆錢去買沒有價值的「荒山野地」種樹,非常不諒解,家人最後也被他的毅力所感動,從不諒解到現在的全力支持,有時候也會上山幫忙種樹、除草。

栽種成樹逾 20 萬株

雖然政府有造林補助,但賴倍元從不申請,悉心呵護每一株樹木,堅持不噴農藥,存活率還高達 98% 以上,林務局人員還向他請教種樹技巧。

擁有 20 萬株「樹大軍」的他說,樹木不會鬧情緒、不會計較薪水、不會罷工抗議,遇到下雨天,還一暝大一寸,感覺就像股票漲停板那樣讓人快活。

目睹森林企業家感動

許多企業家聽到大雪山有一位種樹的奇人,看到森林後有 30 人受到他的感染,也開始「種樹還給自然」,包括做電板的和準企業董事長賴水河種 10 公頃、做沖床的碩頂董事黃學信 6 公頃、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種了 10 公頃的樹。

賴倍元說,有了 1 億財產後,後面就只是數字而已,只有把這些錢用在公益,它才會從數字變成有意義。


賴倍元 23 年來收購了 130 公頃的果園,將它們毀棄重新種樹,並向來訪民眾宣揚「種樹還給自然」的理念,他還在山上種雲道高山咖啡,自己烘焙自己賣,所得費用投入森林維護。(記者陳品竹攝)








Friday, July 17, 2009

TOYO Hotel Asahikawa


View Larger Map

Hotel Sincerit Sapporo


View Larger Map

ホテルサンセリテ札幌
Hotel Sincerit Sapporo

〒064-0809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区南9条西3丁目1-26
TEL 011-513-1122
http://www.sincerit.co.jp/

地下鉄
南北線 中島公園駅 徒歩 2 分鐘
東豊線「豊水すすきの」より 5 分鐘
 

Thursday, July 02, 2009

宮團長回來了

繼上次 小小的聚會 後, 由於聯絡股長陳旭賢的努力, 許多失聯的板中慈幼社33屆的同學都已經陸續聯絡上了, 包括最遠人在 加勒比海 多明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 的宮濟平, 都已經取得聯繫。



宮濟平目前是 台灣駐多明尼加共和國技術團 的團長, 這個 駐外技術團 屬於是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TWAIWN ICDF) 底下的一個單位, 表面上是財團法人民間組織, 但董事長就是外交部長, 因此, 實際上也算是一個政府單位。國合會電子報有一期提到 宮團長到底在多明尼加做些甚麼事!

這次宮濟平藉著回國受訓的機會, 抽空和二十多年沒見面的老同學見面, 還特地從多明尼加帶回來 多明尼加咖啡 當禮物, 送給每一位同學一包, 實在讓我們覺得很感動!


 
這次聚會的照片, 我已經整理到 Google Picasa Web Album 中, 歡迎大家來相認喔!

另外, 這次聚會我們還利用 Google 當場聯絡上吳瓊穎, 她說她兒子去年考上板中, 成為大家的學弟, 不過, 另外一個壞消息是: 板中慈幼社已經在去年倒社了...
 

Tuesday, June 30, 2009

剛出生的綠繡眼寶寶 (New Born White Eye)


2009/06/28 兩隻剛出生的綠繡眼寶寶和一顆未孵出的蛋!

這是這個巢的第二窩綠繡眼寶寶了, 上個月初, 第一批寶寶 已經順利長大離巢了, 上個星期, 我母親觀察到親鳥又回來修補舊巢, 果然很快地又下了三個蛋, 6/28 這天, 我回淡水時, 已經有兩隻雛鳥出生了, 便幫牠們拍照留下記錄。
 

Thursday, June 18, 2009

Buchanan Bus Station, Glasgow

2008/07/05

由於蕭桂芳老師的強力推薦, Graeme 幫我們安排一天的湖區之旅。

聽蕭老師說: 湖區國家公園(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 是彼得兔(Peter Rabbit) 的故鄉。來英國之前, 蕭老師還借我們一部有關 Beatrix Potter 的傳記電影, 讓我們預先知道為什麼湖區一定要去走一趟。



位於 Buchanan Street 的 Buchanan Bus Station 是 Glasgow 僅存的公車總站, 除了一般的市區公車之外, 前往英格蘭各主要大城的長距離快速巴士(National Express)也是在這邊發車。


檢視較大的地圖


Wincher's Stance: Bronze sculpture of an embracing couple by artist John Clinch (1934-2001).

車站大廳的雕像 Wincher's Stance, 把情侶那種難分難捨的離別情景完全表現出來, 相當地生動!





我們要搭的巴士是 National Express NX539, 有兩個方向, 向東前往愛丁堡(Edinburgh), 向南前往英格蘭南端港口伯恩茅斯(Bournemouth), 要前往湖區(Lake District) 必須先向南到坎布里亞(Cumbria) 的 Penrith, 然後再搭一般公車到 Keswick。


檢視較大的地圖



等待的時間, 就是拍照的時間喔!



一上車, Prof. Wang 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測試這邊的無線網路建設...



車子前方裝有一個攝影機, 攝影畫面會顯示在前端的螢幕。

Go to Penrith, Cumbria, England
Back to UK and Ireland Trip
 

Wednesday, June 17, 2009

SYHA Glasgow Hostel


檢視較大的地圖

我們住的旅館是位於 East Kilbride, 也就是在地圖上標示 A 的 SYHA Glasgow Hostel。用滑鼠點選, 會出現相關訊息與照片喔!

我們選擇搭計程車, 從 Central Station 到 East Kilbride, 車資是 £4.6, 四個人分擔, 其實是很划算的。不用拖著行李搭公車, 一切都是值得的!



畢竟是便宜的青年旅館, 因此睡的是上下鋪的鐵床, 床單也是直接從櫃台領取, 需要自己鋪上去。


Sunset in Glasgow (4 July 2009, 10:15 PM)

不要懷疑, 這是晚上 10 點多的窗外景色, 沒有到過北國, 真的很難想像這種在台灣夏季 6, 7 點的景色, 在 Scotland 要等到 10 點多才看得到!

Go to
Back to UK and Ireland Trip
 

Central Station, Glasgow

2008/07/04

搭一個小時的火車 (Ayrshire Coast Line), 終於抵達 Central Station, Glasgow...



停車場就在火車月台邊, 我覺得實在是很方便!



車站大廳人來人往的...



好酷的龐克頭! 鼓起勇氣, 給他拍下去...



為了拍龐克頭, 我要黃老師他們先偽裝一下...



走出車站,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頭上總是有大型海鳥在飛, 不過, 由於天色的關係, 總是拍不清楚...

和 Graeme Bell 會合之後, 原本想隨便找一家餐廳用餐, 但大夥拖著一大堆行李, 行動並不方便, 後來想到我們要下塌的 SYHA Glasgow 旅館有廚房, 所以就改到超市買材料, 準備到旅館煮義大利麵吃。

Go to SYHA Glasgow Hostel
Back to UK and Ireland Trip
 

Tuesday, June 16, 2009

Prestwick Airport, Glasgow

2008/07/04


檢視較大的地圖

由於我們選擇搭比較低價的 Ryanair 航空, 因此降落的機場是距離 Glasgow 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 還有 61 公里的 Prestwick Airport, 距離還蠻遠的。省錢的代價就是耗時!我們還要搭一個小時的火車(Ayrshire Coast Line) 才會到達和 Graeme Bell 會合的中央車站。


Prestwick Airport Rail Station

對面車道的火車呼嘯而過...


Prof. Ran-Zan Wang and Sylvia at Prestwick Airport Rail Station

等車沒事, 當然是多多拍照囉!

Stansted Airport, London

2008/07/04

這一天是移動日, 下午我們要在 Stansted Airport, London 搭飛機, 前往位於蘇格蘭中部(Central Scotland), 西邊大城 Glasgow。


檢視較大的地圖

待機的時間實在太無聊, 所以就拿起相機拍拍拍!


My Family!


Prof. Ran-Zan Wang and Prof. Shih-Yu Huang

兩位老師早上的行程是 Harrods 百貨公司, 身上貼的標章就是戰利品!


Leila & Ernest


Sylvia


Ryanair

這就是我們要搭的低價航空 Ryanair, 飛機小小的, 座位也小小的, 要很仔細地檢查行李會不會過重!

目的地是 Glasgow 西南方 61 公里遠的 Prestwick Airport

Go to Prestwick Airport, Glasgow
Back to UK and Ireland Trip